上线时间日期 :2021-12-16
摆脱长期以来霸占传统燃油车板块,以德、日系为代表合资车企的垄断,实现真正意义上全方位的反超与逆袭,或是最为深刻的答案。
而就在近日,据乘联会刚刚公布的终端成绩显示,10月新能源批发销量达到36.8万辆,环比增长6.3%,同比增长148.1%。1-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238.1万辆,同比增长204.3%。
仔细观察10月新能源车型销量榜单不难发现,除位居第3位的特斯拉Model Y之外,剩余14个位置,全部被自主品牌所推出的产品所牢牢占据,而它们也成功完成从“挑战者”到“领跑者”的身份切换。
上周末,参加第四届中国进口博览会时,位于特斯拉展台得知,整个上海工厂今年预计将生产55-60万辆新车。在全球芯片短缺、极度承压的大背景下,“生产制造能力”却成为了特斯拉最新的长板,而这恰恰是令诸多国内新势力造车所羡慕的。
相比之下,10月诸多A00级纯电小车的表现,依旧亮眼。位列第1位的五菱宏光MINIEV,销量达到47,834辆,超出第2名近30,000辆;第9位的欧拉好猫,销量达到7,443辆;第10位的奇瑞eQ,销量达到7,431辆;第11位的上汽荣威科莱威,销量达到6,851辆;第14位的长安奔奔EV,销量达到6,382辆。
平心而论,作为新能源这条全新赛道上,国内经验最为丰富的车企之一,比亚迪此前的确走过许多弯路。而现在,终于在接连拿出“刀片电池”与“DM-i混动技术”后,帮助其重新回到正轨。并且当终端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认知逐渐被改变,前者看似成为了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。
乘联会公布的新能源车型榜单中,比亚迪共有6款车型入围。分别是位列第2位的秦PLUS DM-i,销量达到17,393辆;第4位的宋DM,销量达到11,316辆;第5位的秦PLUS EV,销量达到8,405辆;第6位的汉EV,销量达到8,284辆;第12位的唐DM,销量达到6,762辆;第13位的元EV,销量达到6,507辆。
反而,低能耗、用车成本,才是他们真正所关注的话题。并且得益于成本管控能力的提升,可以看到比亚迪目前在售的诸多新能源车型,终端售价一度与同级别传统燃油车持平,甚至更低。
只不过,怎样提升其一直以来位于终端用户心中的固有形象,则是留给它最大的难题。并且由于仍采用传统经销商的销售模式,如何保证高端用户颇为非常看重的归属感以及服务质量,同样显得较为棘手。而在取得暂时的胜利过后,比亚迪迎来的则是更大的挑战。
上传年份 :2021-12-16
发布信息准确时间 :2021-12-16
发布消息期限 :2021-12-16